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及經濟造成的環球影響顯而易見。另一方面,其造成的非經濟及商業領域問題或需時日方會浮現——可能至新冠肺炎疫情退散後。而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問題尚未解決,部分問題甚至因本次全球危機而加劇。業界應當及時反思自身能否抵禦潛在危機(病毒、氣候或其他)。
在本期 #WhyESGMatters 中,我們會討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如何對若干經濟領域造成影響,並從 ESG 的角度分析當中的意義。我們認為在投資時衡量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因為那些為所有相關群體(員工、客戶、供應商、環境及社會)創造價值的企業將有更大機會取得長遠成就,從而為股東帶來回報。
ESG 投資旨在獲得長期財務回報,同時為社會帶來貢獻。
1.Dealogic、滙豐計算
2.「高 ESG 評級股票」指 (1) Refinitiv Eikon 計算的 ESG 綜合得分位於所考慮公司前 33%;及 (2) 市值高於富時環球指數平均值的股票
3.保誠,2017 年。「零工經濟」為一種以自由職業及短期合約為特點的勞工市場體系
4.歐盟委員會
5.Dealogic、滙豐計算
由於旅行及行車需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隨之減少,對環境有利。但工業生產恢復後,隨著能源需求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急劇上升。
航空旅行減少 – 正面影響
航空旅行劇減令短期內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減少,因此對氣候產生正面影響。監管部門甚或不再要求接近無人乘搭的航班起行,以保留起飛及著陸區。我們亦可反思可從何處獲取新鮮食品:從海外進口的水果及海產減少有望刺激本地採購增加。
電話及視像會議增加 – 正面影響
由於商務旅行陷入停頓,更多會議(甚至大型會議)將採用網絡方式舉行。儘管網絡會議並非完美的替代方案,但政府、商界、學術界及民間社會人士可更積極考慮採用這種會議形式,從而減少出行需要——亦即形成碳足跡的最主要部分。
在家工作 – 中性影響
在家工作可減少行車需要,有利於減少排放及本地空氣污染(特別是道路交通所產生的排放及污染);但因工作場所人員減少而節省的暖氣或冷氣供應,卻可能不足以抵銷家庭供暖或製冷所額外消耗的能源。
網上購物增加 – 中性影響
有報導指,因人們避免外出,網上訂購雜貨及日用品的數量大幅增加。送貨車輛的排放可能少於個人外出購物減少所節省的排放,但由於自備購物袋一般不適用於送貨服務,因此所用的紙箱及膠袋增加。
工業生產造成的排放減少 – 中性影響
工業生產放緩意味著工廠所消耗的能源及排放的溫室氣體均有所減少。然而,這種情況僅屬暫時性。能源需求將於恢復生產時增加,工廠亦將努力追補損失產量,因此排放量可能急劇回升。
環保措施延緩,重回商業優先 – 中性影響
由政府推出的經濟刺激措施,或著重於在短期內協助高碳強度行業復甦。有關資源可能不會用於解決長遠問題(如氣候變化),因政府集中全力遏制病毒傳播及應對所造成的影響。因此,環境相關措施、政策或甚至磋商(包括政府於 2020 年提高氣候承諾的意願)或會延緩。
用完即棄咖啡杯增加 – 負面影響
許多仍提供咖啡及茶飲的店舖出於衛生考慮,已宣布將可重複使用的杯子全部換成用完即棄杯。然而,用完即棄杯往往難以回收,最終導致垃圾堆填區的廢物增加。 此外,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可持續發展及減少廢物)的行動亦將延遲。
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醫療系統的資源分配、服務業的工人狀況、彈性工作的影響及社會網絡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受到密切關注。我們認為,低收入家庭在經濟上可能雪上加霜,部分家庭甚至可能陷入貧困。
醫療系統的承壓能力受到密切關注 – 正面影響(長遠而言)
新冠肺炎對健康的影響暴露了全球醫療系統的不足之處,許多國家的潛在病患人數遠遠超出可供應的病床數量。這引起有關醫療系統如何分配醫療服務及最終治療的疑問。
對零工經濟工人受薪方式的反思 – 潛在正面影響
為應對病毒帶來的衝擊,若干僱主臨時將帶薪假政策推及計時工人及合約工人。微軟已宣布其合約工人即使工時減少仍可獲得全薪;愛馬仕則計劃設立基金,援助需要自我隔離的快遞員。 在零工經濟行業,優步、Instacart 及來福車均宣布實施病假工資或「司機基金」等計劃。
病毒暴露社會不平等問題 – 中性影響
多數僱主提倡彈性工作安排,以便員工自我隔離,但許多人仍無法實現。半數受過高等教育的員工可在家工作,但高中學歷的工人中僅有 13% 能夠倣效6。隨著必須在網上處理日常工作的人數增加,網絡設施功能及數據存取會逐漸改善,但就當下而言,無法使用網絡者可能壓力重重。
囤積行動迫使替代採購出現 – 中性影響
全球消費者恐慌購物並囤積耐用品,如罐頭食品、大米、意大利麵及個人護理用品。這種行為會造成價格上漲、有利偽造商品及黑市發展,為消費者帶來不利影響。不過,這亦可能導致替代供應鏈採購出現,有利於更多本地生產企業、種植新鮮農產品的農夫,所需運輸距離亦可縮短(減少排放)。
對扶貧措施的影響 – 負面影響
新冠肺炎可能令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雪上加霜。除生計問題(因隔離或失去穩定工作)外,如主要家庭收入支柱患病甚或病逝,均會嚴重影響其他家庭成員。這些徘徊在貧困邊緣的人可能會(重新)陷入貧困,並導致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無貧窮的進程受阻。
從管治角度而言,向股東提供代理投票選擇權的公司可能增加,資產負債表內的減值費用可能上升;而考慮到審核面臨困難,公司所申報財務報表的質量可能下降。
轉為代理投票的趨勢 – 正面影響
鑒於眾多國家均不鼓勵群眾聚集,企業難以召開股東週年大會。大部分公司必須每年舉行一次股東週年大會,並就若干公司相關事宜(如賬目及董事)進行表決。由於並非全體股東能夠親身出席大會,近年來出現允許代理投票(以電子或郵寄方式)的趨勢。我們認為在疫情的影響下,提供代理投票選擇權的公司(尤其在亞洲)或會增加。
可真實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事務 – 中性影響
減值:英國財務報告評議會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可能對資產及負債的估值產生影響,因此須進行額外減值測試。部分企業本年度所申報業績中的賬目或會受到影響。
資產負債表的靈活性:我們認為,現金流量充裕及資產負債表穩健的企業,可藉此機會清理應於過往年度撇減的項目或撥出儲備,以便日後取得亮麗表現。
撇減:由於資產價值承壓,我們預期商譽、無形資產及投資等領域會作出撇減。雖然為非現金項目,撇減仍會對未來盈利及股息派付造成打擊。
審核困難 – 負面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出行限制可能令外部核數師工作受阻,從而引致報告不完整、延遲申報或未能趕及期限,令公司錯過申報截止限期。造成的後果可能包括:公司罰款、股票停牌、影響遵守債務契諾的情況,以及增加市場的不確定因素。
鑒於尚未有顯著跡象表明疫情得到緩解, 並考慮到其影響幾乎席捲全球經濟的各個方面, 我們對現存商業模式的穩健度尚有保留。我們認同投資者的當務之急是關注市場波動性, 企業則應關注能否持續提供產品及服務。然而,我們認為有關企業能否抵禦未來危機(ESG 或其他方面)的問題將會逐漸浮現。就此而言,投資者無疑將要求公司提高營運的透明度,以協助作出投資決策,而監管部門或會施加更多披露規定。
您的意見有助我們做得更好。請問您認為這份報告對您的投資決策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