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內容首部
滙豐每周專訊:「債券衛士」回歸?

2025年9月8日

概要

  • 環球小型股近年一直未獲青睞。但在4月開始的市場升勢中,小型股指數錄得亮眼表現。
  • 新興市場普遍不被視為防守性投資。但在過去三年,債券市場卻呈現出新興市場的防守力。
  • 美國公用事業企業今年相當忙碌,政策變動、需求增長強勁和基建需求均塑造了市場前景。

本周重點圖表——「債券衛士」回歸?

英國30年期政府債券息率上周觸及約5.70%,是1998年以來的高位,較環球緊縮周期開始前的2021年平均水平高出逾4.5%。這代表英國的表現遠遠落後其他成熟市場,同時反映市場日益擔心英國政府債務不斷增加,扭轉形勢的能力有限。

削減開支在政治上難度甚高,加上稅務收入已處於歷史高位,進一步加稅可能降低競爭力,進一步削弱已然乏力的增長。法國亦面對類似問題,但其優勢在於經常賬大致平衡,意味法國較少依賴國際投資者彌補政府赤字。

不過,環球市場面對的重大問題是:財政主導地位和聯儲局獨立性的憂慮,會否大幅推高美國長期國庫券息率?目前息率水平約5%,已被視為會令股市受壓。由於美元具有世界儲備貨幣地位,且美國經濟長遠增長前景較為強勁,美國的形勢已較英國有利。與國際標準相比,美國的稅收亦較低,可為改善公共財政提供途徑,惟從稅務層面入手在政治上不會受到歡迎。在現階段,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擔憂似乎仍會持續。

市場焦點

重返校園

暑假結束,市場上周亦「重返校園」,其中三大主題和三大問題值得關注。

第一,雖然政策存在不確定性,但眾多資產類別正處於年內高位,且波幅甚低。雙位數回報率使2025年成為投資者的豐收年。歐洲、中國和新興市場的表現尤其矚目,而它們均是在年初未被受到青睞的市場。

第二,債市衛士回歸,但固定收益回報保持穩定。美國息率曲線呈「牛市趨陡」,受減息前景和長期國庫券息率僵固支持。但受財政擔憂影響,歐洲和日本的息率曲線呈「熊市趨陡」。投資者轉投私人和公共投資級別信貸作為債券替代品,黃金亦為選擇之一。

第三,美元下跌對2025年的資產回報有顯著影響。美元轉弱可提振新興市場貨幣,為新興市場央行放寬政策提供空間。這正是新興市場債券和股票成為2025年表現最佳資產之一的重要原因。

投資價值及其任何收益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最初投資的金額。過去表現不能預測未來回報。息率水平不獲保證,日後可升或可跌。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多元化並不能確保盈利或防止虧損。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彭博及Macrobond。數據截至2025年9月5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

市場動向…

小型股的大走勢

環球小型股近年一直未獲青睞。但在4月開始的市場升勢中,小型股指數錄得亮眼表現。單計8月,羅素2000指數便上升了7%,顯著跑贏標普500指數。市場預期聯儲局減息、《大而美法案》內的政府支援政策及市場波幅偏低,均有助提振承險氣氛。

在美國以外,一些市場的小型股估值重估幅度亦高於預期。香港和新加坡小型股的走勢令人驚嘆(部分原因為估值有折讓)。

另一個極端例子歐洲,情況則偏向參差,中型股上揚使估值與其10年期平均市盈率相若,小型股則波動不大。儘管在現行周期,小型股在多數情況下擁有更勝大型股的盈利環境。近期的報告顯示,歐洲小型股的利潤在本周期相對強韌。

債券走向

新興市場普遍不被視為防守性投資。但在過去三年,債券市場卻呈現出新興市場的防守力。新興市場本幣債券的總回報波幅持續低於成熟市場債券,連以美元計價的未對沖新興市場回報波幅也如是。這意味新興市場的外匯波幅為其表現帶來了一些影響。

造成差異的主因之一是在後疫情時代,環球通脹對成熟市場債券息率造成尤其顯著的影響,令它們從歷史低位重新上行。雖然新興市場債券亦受到通脹上升影響,但新興市場的波動不僅升幅較小,且已恢復正常至疫情前水平——而成熟市場的息率波幅仍然高企。

新興市場債券作為資產類別正漸見成熟,其市場流動性、深度及本地投資者參與度均有提升,同時伴隨結構性的基本因素改善,例如政策可信度提高,以及財政和對外平衡更為健康。

能源業前景

美國公用事業企業今年相當忙碌,政策變動、需求增長強勁和基建需求均塑造了市場前景。據基建股票分析師的分析顯示,雖然關稅一直是市場焦點,但在多元化供應鏈協助下,公司預期長遠資本開支計劃所受的影響僅為2-5%。

重點是《大而美法案》紓緩了市場憂慮,讓可再生能源獲取超過法定期限的稅務減免,並保留了核能和電池儲能的稅務減免。雖然減免最終會取消,令新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提高,但這已令公用事業的短期投資計劃得到支持。此外,輸電投資一直是關鍵主題。改革和許可變動應會加快連接供求、提高可靠性和整合可再生能源。

另一方面,公用事業公司受惠於新數據中心、電氣化和企業回流使負荷需求日益增長。整體而言,在基建需求、政策支援和監管回報的配合下,此行業可能具有吸引的長遠增長潛力。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回報指標。息率水平不獲保證,日後可升或可跌。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多元化並不能確保盈利或防止虧損。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指數回報假設所有分派再投資,不反映費用或開支。您不能直接投資於指數。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Macrobond、彭博、美銀研究部及牛津經濟研究院。數據截至2025年9月5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

重要事件及數據公佈

上周市場概況

本周市場展望

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數據截至2025年9月5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

市場回顧

投資者在財政擔憂加劇下保持審慎,推動美元指數溫和向上;金價創歷史新高。30年期德國、日本和英國主權債券息率觸及多年高位後回穩,而法國OAT債券在總理貝魯不信任投票前夕反彈。美國10年期國庫券初期下跌,其後在周五公布重要就業數據前回升,市場目前預期聯儲局年底前最少減息兩次,每次0.25%。美國和歐元區的高收益信貸息差擴大。股市方面,美股本周升幅溫和,歐洲股市則略跌。日本日經225指數上揚,亞洲股市普遍向上。印度Sensex指數攀升,受惠於商品及服務稅下調的樂觀氣氛;中國上證綜合指數從近期升勢暫緩,市場擔心當局可能推出監管措施令市場降溫。

訂閱滙豐快訊
每周獲取滙豐投資通訊,緊貼最新市場分析。
登入買/賣單位信託基金
投資基金的最低投資額可低至港幣1,000 元

相關資訊

回顧 2025 年第三季度,貿易關稅無疑是主導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與通脹及對美國債務問題憂...[9月4日]
美國就業數據遜於預期,加上實質政策利率高企,以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Jack...[9月1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宣布,鑑於印度自俄羅斯進口原油,將對印度商品加徵額外 25% 的關稅,令...[8月7日]
美國雖已與 69 個國家達成貿易協議,但只有七個國家建立了貿易框架。所有進口至美國的環球基...[8月4日]

致客戶的重要資訊

本文件或影片由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號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HBAP」)編製。HBAP 在香港註冊成立,為滙豐集團成員。本文件或影片由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HBAP、滙豐銀行(新加坡)有限公司、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及滙豐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合稱「分發方」)分發及╱或提供。本文件或影片僅供一般傳閱及參考用途。

無論基於任何原因,本文件或影片所載之部分或全部內容均不得複製或進一步分發予任何人士或實體。如於某司法管轄區內分發本文件屬違法,則不得於該司法管轄區內分發本文件或影片。所有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使用本文件或影片,均屬使用者的責任,並有機會引致法律訴訟。本文件或影片只提供一般性資料,文件內所載的觀點,並不構成投資研究或出售或購入投資產品的意見或建議。本文件或影片內所載的部分陳述可能會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提供目前預測或未來事件預估。相關的前瞻性陳述不保證未來表現或事件,並涉及風險及不確定性。基於多項因素,實際結果可能與相關前瞻性陳述大不相同。HBAP 及分發方對更新其中的前瞻性陳述,或對提供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的預測不同的原因,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或影片並無契約效力,在任何情況下,於任何司法管轄範圍內均不應被視為促銷或建議購入或出售任何金融工具,而此等建議並不合法。當中所載內容反映滙豐環球投資委員會於編製時的觀點及意見,可能隨時變更。這些觀點未必代表滙豐投資管理目前的投資組合構成。滙豐投資管理所管理的個別投資組合主要反映個別客戶的目標、風險取向、投資期限及市場流動性。

投資價值及所得收益可升亦可跌,投資者有機會未能取回投資本金。本文件或影片所載之過去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所載之任何預測、估計及模擬均不應被視為將來表現的指標。任何涉及海外市場的投資,均有機會受到滙率兌換影響而令投資價值上升或下跌。與成熟市場相比,新興市場投資本質上涉及較高風險,而且較為波動。新興市場的經濟一般倚賴國際貿易,因此一直以來並可能繼續會受貿易壁壘、外滙管制、相對幣值控制調整及其他與其進行貿易的國家╱地區實施或協商的保護主義措施的不利影響。而此等經濟體系亦會或繼續受到其他與其進行貿易的國家╱地區的經濟狀況的負面影響。投資涉及市場風險,請細閱所有與投資相關的文件。

本文件或影片就近期經濟環境提供基本概要,僅供參考。文章或影片代表 HBAP 的觀點,並以 HBAP 的環球觀點為依據,未必與分發方的當地觀點一致。其內容並非按照旨在促進投資研究獨立性的法律規定編製,並且分發前不受任何禁止交易規定的約束。其內容不擬提供且投資者不應加以依賴以作會計、法律或稅務意見。作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應諮詢獨立的財務顧問。如選擇不諮詢財務顧問,則須審慎考慮投資產品是否適合。建議您在必要時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

有關第三方資料乃取自我們相信可靠的資料來源,我們對於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或完整性並無作出獨立查證。 因此您必須在作出投資決策前從多個資料來源求證。

此條款僅適用於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向其客戶分發時的情況:滙豐(台灣)辦理信託業務,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及忠實義務。滙豐(台灣)不擔保信託業務之管理或運用績效,委託人或受益人應自負盈虧。

關於 ESG 與可持續投資的重要資訊

我們現在為許多嚴重排放溫室氣體的產業提供資金。 我們制定了一項策略來幫助客戶與我們一同減少排放。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www.hsbc.com/sustainability。

從廣義上,「ESG 與可持續投資」產品包括在不同程度上考慮環境、社會、管治與╱或其他可持續發展因素的投資策略或工具。我們包括在此類別的個別投資可能正在改變,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成果。並不保證 ESG 與可持續投資所產生的回報與不考慮這些因素的投資回報相近。ESG 與可持續投資產品或會偏離傳統市場基準。此外,ESG 與可持續投資或可持續投資帶來的影響並沒有標準定義或量度準則。ESG 與可持續投資及可持續發展影響的量度準則是(a)高度主觀,而且(b)在不同板塊之間與同一板塊之內可能存在重大差異。

滙豐可能依賴由第三方供應商或發行機構設計與╱或報告的量度準則。滙豐不會經常就量度準則自行作出具體的盡職審查。並不保證:(a) ESG╱可持續發展影響或量度準則的性質將與任何個別投資者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保持一致;(b) ESG╱可持續發展影響將達到指定水平或目標水平。「ESG 與可持續投資」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新的監管規例可能生效,這或會影響投資的分類或標籤方式。今天被視為符合可持續發展準則的投資未必符合未來的準則。

*本文件或影片為 HBAP 根據英文報告翻譯的譯文。HBAP 、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滙豐銀行(新加坡)有限公司及滙豐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已採取合理措施以確保譯文的準確性。如中英文版本的內容有差異,須以英文版本內容為準。

本文件或影片的內容未經任何香港或任何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機構審閱。建議您就相關投資及本文件或影片內容審慎行事。如您對本文件或影片的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向獨立人士尋求專業意見。

© 版權所有 2025。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權利。 未經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無論是電子、機械、影印、攝錄或其他方式)複製或傳送本文件或影片的任何部分或將其任何部分儲存於檢索系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