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內容首部

防詐騙三大法則

電話詐騙和網上騙案日益猖獗,稍一不慎就可能墮入騙局。防範詐騙的第一度防線,其實就是您自己。

2019年,反詐騙協調中心成功攔截的電話及網上騙案金額,超過港幣30億元,較2018年同期上升1.5倍[@cyber-security-and-fraud-adcc]。而根據滙豐網絡安全調查,56%受訪香港人曾經遭遇網上詐騙,當中更有近30%人有金錢損失[@cyber-security-and-fraud-hsbccsi]。不想自己成為「中伏」的一份子?記著以下重要法則,保護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財產。

切勿輕易透露個人資料

請提供戶口資料及一次性密碼確認身分。

毋須再懷疑了,聽到這句說話,對方一定是騙徒。緊記切勿向任何人透露戶口、信用卡資料和密碼等個人敏感資料。

滙豐絕對不會在電話或電郵要求客戶提供用戶名稱及密碼等敏感資料。請主動查證及向我們核實來電者身分,就算對方自稱投資產品公司或電訊公司職員,甚至政府官員,亦切勿輕易相信。

您亦應加强網上銀行保安,採用多重登入認證等措施,確保戶口安全。

勿貪小便宜

就算沒有入息證明,都一定可以幫您用超優惠利率借錢。
先繳交費用或按金,貸款就可以立即獲批。
您中大獎了,只要繳交行政費,就可以取得獎項。

騙徒最擅長捉摸大眾「貪著數」的心理,向您開出很吸引的服務或優厚的回報,引誘您心甘情願墊支款項,換取異常豐厚的「著數」。

遇上這些對白,先問自己:世上哪有免費的午餐?我會不會因小失大?

滙豐絕對不會要求您繳交費用來保證貸款獲批。銀行或按揭公司職員也絕對不會要求客戶向另一間財務公司借貸來清還借款。無論甚麼情況,如果對方叫您「先交金錢,後享著數」,請格外留神。

保持冷靜,不要慌張

您涉嫌觸犯法律,您需要交出網上銀行戶口、密碼或款項,證明清白。
我們發現您的戶口有異常交易,如不提供戶口密碼作確認,您的戶口將被凍結。

除了您的「貪念」之外,騙徒還會利用您的恐懼心理,自稱執法部門人員、政府或銀行職員,聲稱您遇上法律或財務問題,令您在恐慌之下向他們提供敏感資料或金錢「洗脫嫌疑」。

如果遇上這些情況,請保持冷靜,並再三向機構或銀行核實對方身分。覺得不對勁時,不要輕舉妄動。

滙豐絕對不會要求客戶交出戶口密碼或款項確認交易活動,執法人員亦不會在電話中索取您的個人資料,或者要您透露銀行戶口密碼以證明清白。

無論是用社交媒體、電郵還是電話,騙徒手法雖然層出不窮,但萬變不離其宗,總是想盡辦法利用心理弱點,套取您的個人資料和信任,讓您雙手奉上金錢。防範詐騙,靠的不是別人,正是您自己。

萬一遭遇詐騙, 請即向我們舉報

相關內容

如果您懷疑遭到詐騙,請盡快向我們舉報。
網絡罪犯透過WhatsApp、Instagram(IG)等熱門通訊應用程式進行詐騙。知己知彼,了解如何保障自己。
如接到可疑來電,切勿驚慌失措。以下是如何識別詐騙電話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