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內容首部
滙豐每周專訊:新興市場今年表現亮眼

2025年10月13日

概要

  • 美國宏觀數據日益難以解讀。就業增長顯著放緩,但未能確定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需求,而非供應驅動。
  •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執政黨自民黨領袖後,日本股市上揚,並創下新高。
  • 上市基建作為防守型及長存續期資產類別,近年因高利率而面對阻力。但2025年首三季,相關資產回報強勁——道瓊斯布魯克菲爾德環球基建指數已上升13%。

本周重點圖表——新興市場今年表現亮眼

2025年為相信新興市場的投資者提供了有力的追捧理據。新興市場資產類別經歷聯儲局數十年來最為進取的緊縮周期後大致未有受損,今年更表現亮眼,這是受到美元大跌,及眾多個別新興市場持續放寬政策支持。但此輪升勢是否只是源自外在環境利好,還是有更基礎的因素推動投資者再次留意新興市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便解答了這個問題。當局的結論是除了全球環境有利外,還有其他因素發揮作用。首先,政策框架有改善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市場受壓時期(如2022年環球通脹急升)。這包括政策可信度提高及央行更為獨立、對外匯干預的依賴減少、本地資本市場深化,及財政保障更為健全。新興市場在應付通脹時亦更加積極進取,較聯儲局早一年收緊政策措施,這促使新興市場在通脹威脅減退時,有更大空間放寬政策。

展望未來,新興市場的牛市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新興市場能否實現廣泛預期更迅速及更具韌性的宏觀增長?環球貿易碎片化會否構成阻力?中國能否繼續抗擊通縮?相關訊號現時造好,尤其是美國優越論減退,令美元中期前景偏向熊市。重點是環球市場背景「預期完美情景」,新興市場仍然受惠於低估值,這將有助繼續吸引環球投資者資金流入。

市場焦點

黃金周

中國的「黃金周」假期本周完結。傳統上,這個一年一度的假期傳統上預示著全國數百萬人大規模出遊,及旅遊和零售開支大增,同時中國股市休市一周。以下是在假期後的一些感想:

#1. 黃金周旅遊數據驚人。中國交通部指為期八日的假期,出遊旅客的總人數達到24億人次新高,較去年升約6%。

#2. 股市休市,但今年的重新估值表現出色。MSCI中國指數2025年升約40%。科技一直是增長引擎,而進一步的突破(尤其是人工智能)或可刺激升勢再次向上。其他行業方面,進一步上揚將取決於盈利持續復甦。

#3. 未來有哪些事件可提供政策方向?9月活動數據及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將於10月15日至20日公布,這些數據可為即將召開的「十五五」規劃的刺激消費政策提供線索。該規劃將於10月底的重要決策會議「四中全會」上討論,並將於2026年3月提交草案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投資價值及其任何收益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最初投資的金額。過去表現不能預測未來回報。息率水平不獲保證,日後可升或可跌。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多元化並不能確保盈利或防止虧損。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彭博及Macrobond。數據截至2025年10月10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

市場動向…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我們過去總是不確定,但現在可說是更難以肯定。美國宏觀數據日益難以解讀。就業增長顯著放緩,但未能確定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需求,而非供應驅動。不過,受股市上漲帶動,富裕消費者大手投資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和開支,使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保持良好。不利消息是美國政府停擺導致官方經濟統計數據停止公布,投資者和聯儲局現時必須應付數據流大幅減少。這簡直是經濟師的惡夢。

私營業界的數據來源有助填補一些空白,但乏善足陳。例如9月ADP就業數據表現疲弱,近年來一直是私營業界就業趨勢的合理指標。但這些數據可能在某一個月顯著偏離官方數據。目前,市場大致仍在運作,這或許可以視為「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隨著經濟狀況的不確定性與日俱增,可能會引發新一輪波動。

日本股市的破紀錄升勢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執政黨自民黨領袖後,日本股市上揚,並創下新高。市場反應部分源於報道指她傾向較為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可為日本股市注入更多動力,日本股市早前在利潤有改善和利好投資者的企業管治改革推動下,已連續數年保持良好動能。

高市早苗認同「安倍經濟學」對股市而言是個好消息,但如日本政策計劃大幅改變,可能會產生更廣泛的影響。財政立場更為積極,加上日本央行推遲進一步政策正常化(包括近期加息),可能引發財政擔憂、推高通脹,及使長期債券受壓而令息率曲線趨向陡峭。日本就如歐洲和美國等地區,30年期債券息率今年亦表現波動。

不過,即使財政前景未見明朗,市場對日本政局發展仍普遍呈正面反應。

支持未來發展

上市基建作為防守型及長存續期資產類別,近年因高利率而面對阻力。但2025年首三季,相關資產回報強勁——道瓊斯布魯克菲爾德環球基建指數已上升13%。一些上市基建分析師認為,結構性驅動因素強勁結合環球政策寬鬆(包括美國減息),可能預示了將展開長達數十年的投資周期。

人口結構、能源需求和數碼化趨勢改變正在推動此周期,這些趨勢促使各國政府在電動化(包括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及電訊等領域優先提出政策支援。而對投資者而言,基建行業的估值仍然具潛在吸引力。

結構性的驅動因素和利率降低為利好因素,基建亦受惠於其強大的潛在特徵——如現金流增長穩健、可預測收入和波幅低於平均水平,這讓基建成為投資組合的有效分散投資工具。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回報指標。息率水平不獲保證,日後可升或可跌。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多元化並不能確保盈利或防止虧損。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指數回報假設所有分派再投資,不反映費用或開支。您不能直接投資於指數。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Macrobond及彭博。數據截至2025年10月10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

重要事件及數據公佈

上周市場概況

本周市場展望

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數據截至2025年10月10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美國政府持續停擺可能推遲官方數據公布

市場回顧

風險市場上周上揚,美國第三季財報季度即將展開。美元指數轉強,美國政府債券窄幅波動,受10年期國庫券票據拍賣利好支持,惟政府繼續停擺。長期日本債券轉弱,息率曲線趨陡,因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令財政不確定性增加。政治憂慮亦令法國OAT債券受壓。美國和歐元投資級別和高收益的信貸息差收窄。美股普遍向上,標普500指數、道瓊斯歐洲50指數和日本日經225指數均創歷史新高。亞洲新興市場股市個別發展,交易日數因假期縮短。上證綜合指數受人工智能股票提振。印度Sensex指數上行,恒生指數報跌。金價突破每安士4,000美元。

訂閱滙豐快訊
每周獲取滙豐投資通訊,緊貼最新市場分析。
登入買/賣單位信託基金
投資基金的最低投資額可低至港幣1,000 元

相關資訊

由於美國國會未能在 9 月 30 日午夜前達成撥款協定,美國政府於 10 月 1 日開始停...[10月2日]
聯儲局重啟減息週期,推動股票、債券及黃金齊創新高。回顧歷史,聯儲局恢復寬鬆政策後的 12...[10月1日]
一如預期,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於 9 月份會議中投票決定通過減息 0.25%,將聯邦基金利率...[9月18日]
回顧 2025 年第三季度,貿易關稅無疑是主導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與通脹及對美國債務問題憂...[9月4日]

致客戶的重要資訊

本文件或影片由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號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HBAP」)編製。HBAP 在香港註冊成立,為滙豐集團成員。本文件或影片由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HBAP、滙豐銀行(新加坡)有限公司、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及滙豐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合稱「分發方」)分發及╱或提供。本文件或影片僅供一般傳閱及參考用途。

無論基於任何原因,本文件或影片所載之部分或全部內容均不得複製或進一步分發予任何人士或實體。如於某司法管轄區內分發本文件屬違法,則不得於該司法管轄區內分發本文件或影片。所有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使用本文件或影片,均屬使用者的責任,並有機會引致法律訴訟。本文件或影片只提供一般性資料,文件內所載的觀點,並不構成投資研究或出售或購入投資產品的意見或建議。本文件或影片內所載的部分陳述可能會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提供目前預測或未來事件預估。相關的前瞻性陳述不保證未來表現或事件,並涉及風險及不確定性。基於多項因素,實際結果可能與相關前瞻性陳述大不相同。HBAP 及分發方對更新其中的前瞻性陳述,或對提供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的預測不同的原因,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或影片並無契約效力,在任何情況下,於任何司法管轄範圍內均不應被視為促銷或建議購入或出售任何金融工具,而此等建議並不合法。當中所載內容反映滙豐環球投資委員會於編製時的觀點及意見,可能隨時變更。這些觀點未必代表滙豐投資管理目前的投資組合構成。滙豐投資管理所管理的個別投資組合主要反映個別客戶的目標、風險取向、投資期限及市場流動性。

投資價值及所得收益可升亦可跌,投資者有機會未能取回投資本金。本文件或影片所載之過去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所載之任何預測、估計及模擬均不應被視為將來表現的指標。任何涉及海外市場的投資,均有機會受到滙率兌換影響而令投資價值上升或下跌。與成熟市場相比,新興市場投資本質上涉及較高風險,而且較為波動。新興市場的經濟一般倚賴國際貿易,因此一直以來並可能繼續會受貿易壁壘、外滙管制、相對幣值控制調整及其他與其進行貿易的國家╱地區實施或協商的保護主義措施的不利影響。而此等經濟體系亦會或繼續受到其他與其進行貿易的國家╱地區的經濟狀況的負面影響。投資涉及市場風險,請細閱所有與投資相關的文件。

本文件或影片就近期經濟環境提供基本概要,僅供參考。文章或影片代表 HBAP 的觀點,並以 HBAP 的環球觀點為依據,未必與分發方的當地觀點一致。其內容並非按照旨在促進投資研究獨立性的法律規定編製,並且分發前不受任何禁止交易規定的約束。其內容不擬提供且投資者不應加以依賴以作會計、法律或稅務意見。作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應諮詢獨立的財務顧問。如選擇不諮詢財務顧問,則須審慎考慮投資產品是否適合。建議您在必要時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

有關第三方資料乃取自我們相信可靠的資料來源,我們對於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或完整性並無作出獨立查證。 因此您必須在作出投資決策前從多個資料來源求證。

此條款僅適用於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向其客戶分發時的情況:滙豐(台灣)辦理信託業務,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及忠實義務。滙豐(台灣)不擔保信託業務之管理或運用績效,委託人或受益人應自負盈虧。

關於 ESG 與可持續投資的重要資訊

我們現在為許多嚴重排放溫室氣體的產業提供資金。 我們制定了一項策略來幫助客戶與我們一同減少排放。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www.hsbc.com/sustainability。

從廣義上,「ESG 與可持續投資」產品包括在不同程度上考慮環境、社會、管治與╱或其他可持續發展因素的投資策略或工具。我們包括在此類別的個別投資可能正在改變,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成果。並不保證 ESG 與可持續投資所產生的回報與不考慮這些因素的投資回報相近。ESG 與可持續投資產品或會偏離傳統市場基準。此外,ESG 與可持續投資或可持續投資帶來的影響並沒有標準定義或量度準則。ESG 與可持續投資及可持續發展影響的量度準則是(a)高度主觀,而且(b)在不同板塊之間與同一板塊之內可能存在重大差異。

滙豐可能依賴由第三方供應商或發行機構設計與╱或報告的量度準則。滙豐不會經常就量度準則自行作出具體的盡職審查。並不保證:(a) ESG╱可持續發展影響或量度準則的性質將與任何個別投資者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保持一致;(b) ESG╱可持續發展影響將達到指定水平或目標水平。「ESG 與可持續投資」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新的監管規例可能生效,這或會影響投資的分類或標籤方式。今天被視為符合可持續發展準則的投資未必符合未來的準則。

*本文件或影片為 HBAP 根據英文報告翻譯的譯文。HBAP 、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滙豐銀行(新加坡)有限公司及滙豐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已採取合理措施以確保譯文的準確性。如中英文版本的內容有差異,須以英文版本內容為準。

本文件或影片的內容未經任何香港或任何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機構審閱。建議您就相關投資及本文件或影片內容審慎行事。如您對本文件或影片的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向獨立人士尋求專業意見。

© 版權所有 2025。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權利。 未經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無論是電子、機械、影印、攝錄或其他方式)複製或傳送本文件或影片的任何部分或將其任何部分儲存於檢索系統內。